雖然台灣近年來多是暖冬,鮮少有連大衣都抵擋不住寒風的情況發生。不過隨著疫情趨緩,大家陸續踏出國門外出旅遊,前往氣候較為寒冷的國度,還是會需要多注意保暖。不管如何,冬日寒冷我們勢必得多搭衣服,層層疊疊顯得笨重又不便。本篇文章將結合人體生理學與服飾材質的特性,告訴你怎樣用最輕便的穿搭,獲得最溫暖舒適的體感,讓你用最高效率完成冬日保暖任務 !
高效率保暖的達成與否,取決於身體上的重點部位是否能夠維持溫度,當以下這幾個部位都做好防護工作時,保暖與健康將會事半功倍。
重點保暖部位一 -頭肩頸
✴妙方1 : 維持關鍵穴位的溫度
頭肩頸部的血管眾多,應該有許多人都有以下的經驗 : 出門一吹風,頭就隱隱作痛,這是因為瞬間溫差過大造成血管急速收縮的緣故。頭痛事小,更嚴重的可能會有中風的危險,實在不得不慎防,出門時加頂帽子吧 ! 在中醫理論上,肩頸部有許多管控寒邪入侵的重要穴位,例如風門穴、大椎穴、天突穴等,因此建議外出時使用圍巾或高領衣物來遮擋寒風,平時沐浴時也可用熱水適度沖擊該處來作身體保養 (請注意水溫與衝擊力道)。
重點保暖部位二 -背部
軀幹占全身的大部分面積,想要保持身體軀幹的溫暖,背部尤為重要,洋蔥式三層穿搭術會是你最好的選擇。
✴妙方2 : 內層務必選擇可吸濕排汗的貼身衣物
最內層衣物若是貼身,可有效幫助阻隔外界冷空氣近身、維持體溫恆定,但需特別注意的是,務必挑選可以吸濕排汗的材質,否則汗液長時間滯留在皮膚上,可能會有發癢或濕疹的情形發生。此外,我們也可以挑選發熱衣,市面上的發熱衣主要運用兩種發熱原理。一是遠紅外線,在衣物布料的紡織過程中,加入碳或氧化鋯等具有吸收可見光並轉化為遠紅外線熱能的原料,以達到維持體溫的效果。另一種原理則是在紡織纖維中加入聚丙烯酸酯,這種材料可以將人體自然產生的水氣,轉化成液態水,而這過程中所產生的熱能,就可以作為身體保暖之用。
✴妙方3 : 中層是保暖層,針織毛衣、背心適合穿著
整體穿搭最厚實的部分通常是在此層,但也因此會顯得笨重而有行動不便的問題,此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「背心」,既不影響行動力,又可以完整包覆背部提供紮實暖度。
✴妙方4 : 外層隔絕冷空氣、善用鋁點新科技
不知道你有沒有仔細看過一些機能性防風外套的結構 ? 外層毫無疑問地是防風防潑水材質 (多是聚酯纖維),而內層有時可以見到銀色點狀塗層,這就是鋁點科技。不管你全身包得如何緊密,活動中難免還是會從體內散失熱能出來,存在於外套內層的鋁點在此時就可發揮它的功效,將這些從體內散失的熱能再反射回去,留存在外套內層,協助保留體溫,科技果然來自於人性 !
重點保暖部位三 -肚臍至膝蓋
肚臍處有一神闕穴,神闕意指神氣通行的門戶,若是此處受寒則會有腹瀉甚至婦科疾病的發生。而膝蓋是許多人的天氣預報員,一旦氣溫下降,冷空氣讓肌肉、血管緊縮,鄰近神經變得敏感,就會導致膝蓋的痠痛。
✴妙方5 : 穿著壓力適宜的貼身褲
想要包覆肚臍、同時避免這種「氣象痛」,最好的方法就是穿著一條高腰貼身褲來隔絕冷空氣的侵襲。有不少人在冬天會選擇穿著塑身褲或壓力褲來雕塑身材,順帶達到保暖的功效。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請慎選產品特性與尺寸,不論是塑身褲或壓力褲,對腿部加壓的效果皆應是從小腿至大腿根部壓力遞減,促進淋巴循環從末梢流至中心,而不是留在小腿造成水腫,但若是大腿根部壓力過大,將會阻礙小腿至大腿的循環,甚至壓迫鼠蹊部大淋巴結,反而阻礙淋巴循環,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!
重點保暖部位四 -腳底
有非常多人在冬天有手腳冰冷的問題,尤其女性占比更高。手腳血流屬於末梢循環,是離中心血流最遠的地方,所以當血液循環不佳時,過少血液可以流至末梢,就容易造成手腳冰冷的問題。
✴妙方6 : 運用泡腳、暖暖包維持腳底溫度
我們先前在「懶人高效美麗-養成易瘦體質 (上) https://reurl.cc/rRLo54」這篇文章中有提到,建議至少每週泡澡一次,如果時間空間不允許,儘可能每天泡腳 15 分鐘,即可達到促進末梢循環、明顯改善手腳冰冷的效果。我們還可以在鞋底放置暖暖包提升腳掌溫度,建議此時穿上厚襪並且注意溫度,以避免被暖暖包所燙傷。
如上所述,只要運用以上 6 點妙方,維持好頭肩頸部、背部、腹部至膝蓋、腳底等重點部位的溫度,即可達成高效率保暖的任務,不只體感舒適,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免除更多因寒冷所併發的各種疾病,健康自然獲得 !